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广为流传,其原型正是西晋时期的周处。周处,字子隐,义兴阳羡(今江苏宜兴)人,是历史上真实存在且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。
周处年少时臂力过人、好驰骋田猎,不修细行,纵情肆欲,为祸乡里,被乡亲们视为一大祸害。当时义兴河中有蛟龙,南山中有白额虎,它们也时常为害百姓,于是周处与蛟龙、白额虎被合称为当地“三害”,且周处为三害之首。然而周处并非天生的恶人,他本性中也有着善良和正义的一面。在听闻自己被列为“三害”之一后,他幡然悔悟,决定为民除害。
周处先进入南山,凭借着自身的勇猛和高强的武艺,成功射杀了那只凶悍的白额虎。之后,他又跃入河中与蛟龙搏斗。蛟龙在水中时而浮起、时而沉没,周处紧紧跟随,与之周旋了数十里,持续了三天三夜。乡人们都以为周处与蛟龙同归于尽了,于是互相庆贺“三害”皆除。但周处最终凭借顽强的毅力杀死了蛟龙,回到了乡里。当他看到人们庆贺的场景时,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行为给乡亲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痛苦。
痛定思痛,周处决心改过自新。他前往吴郡,拜访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陆机和陆云。陆机不在,他就把自己的遭遇和想法告诉了陆云。陆云对他说:“古人珍视道义,认为‘早上明白了道理,晚上死去也甘心’,况且你的前途还很有希望。人只怕没有志向,只要有了志向,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?”在陆云的开导下,周处励志好学,文章有了很大的进步,言谈举止也变得温文尔雅。
后来,周处踏入仕途,他为官正直,不畏权贵。在任广汉太守时,他处理了多年积压的案件,使得当地吏治清明。在担任御史中丞时,他敢于弹劾违法的权贵,即使得罪了梁王司马肜也毫不畏惧。在“齐万年之乱”中,周处明知前往作战可能有去无回,但依然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,最终战死沙场,以身殉国。
周处从一个危害乡里的恶少,转变为一个为民除害、清正廉洁、为国捐躯的英雄,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。他的经历告诉我们,无论过去犯过多少错误,只要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和行动,都能够重新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,实现人生的价值。周处的事迹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,久久传颂。